鬼故事

狼头鼎传奇

  自古商家多供财神,可滦州的东郭商号却供着一尊狼头鼎。想知道这是为啥吗?那好,我这就慢慢的说给你听。

  1、得鼎

  据说,滦州东郭商号的祖上,是一个赶着驴驮子走乡串村,行走滦河两岸的小商贩。一天,东郭小贩从山里收购了一驴驮子栗子贩往滦州。半路上遇到一条受伤的狼向他求救。狼说,它正被一个猎人追杀,恳求东郭老板救它一命。他打了个沉疑,随后从褡裢里掏出珠算,一一得一、二二得四的计算起来。狼这个急呀,说:“都啥时候了,你还顾的上拨拉算盘珠呀。再迟,猎人就该追过来了。”他却说:“我是生意人,遇事自然得算算是否有利可图,总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吧?”直到山后传来猎人的追喊声,他才收起珠算,卸下驮子,把栗子倒在路旁,让狼钻进口袋。之后,扎好口袋嘴搭到驴背上,继续赶路。

  等躲过随后赶到的猎人盘查,狼说:“快把我放出来吧,要闷死了。”谁料他却怪笑着说:“难道你以为我们东郭家族,都是从小被驴踢了脑袋的书呆子吗?实不相瞒,自打把你装进口袋里,就没打算再放你出来。”

  狼在口袋里顿时慌了手脚,急切的问到:“那你要怎样?”

  他带着几分得意的口气说:“你没见我当时‘一一得一、二二得四’的算吗?我就是在计算一袋栗子和一张狼皮到底哪个卖钱多,更合算。”

  狼听了东郭小贩的话,不由哀叹一声:“真是奸商呀。”随后发出一阵绝望的哀嗥,气绝身亡。

  一张狼皮,卖了两袋栗子的钱。这趟生意,东郭小贩意外的赚了一笔。可自此后,每天夜里他都会听到狼的绝望哀嗥声,搅的他彻夜难眠。时间久了,东郭小贩被熬得形容僬悴,骨瘦如柴。请遍了滦州城里的郎中,吃了得有一大马车的草药,也不见效。东郭小贩病情日重一日,每况愈下,渐渐的露出了下世的光景。正当家人一筹莫展,近乎绝望的时候,一个老道上门,夸口说专治疑难杂症,大凡郎中药房束手无策,不可治愈的怪病,他都可手到病除。东郭家人虽知游方道士之言不可信以为真,但此时也只能病急乱投医,便把道士请进屋里。

  老道进屋,没用望、闻、问、切。便断言东郭小贩,是因一张狼皮坐下的病。说他在与狼谋皮时,犯了商家大忌,迷失了生意人的本性。从而招致邪祟上身,鬼魅入体,迷乱心智。最后必将因欲火攻心,耗干精气,油尽灯枯。

  听此一说,东郭家人大失所望。说:“莫非道长也治不了此症?”

  这时就见老道摆摆手,随后拿出一尊狼头鼎说:“此鼎是用商贾祖师白圭所撰《生意经》引火,熔炼百两黄金铸成。把它供于案头。不出百日,病人自可痊愈。”

  东郭家人一听病人有救,不由喜出望外。可转念一想,又都嘬着牙花子发起愁来。说:“我们就是倾家荡产,再把祖坟扒了,恐怕也买不起这尊百两黄金铸成的狼头鼎呀。”

  老道听罢,不由哈哈大笑。说:“治病救人乃老衲的本分,凭的是一个缘字。此鼎分文不收,只是这鼎上的狼眼里有两个字,须病人日后牢记于心。”

  说话间,老道已起身告辞走出屋去。待东郭家人送出门外,转眼便不见了老道的身影。正当人们莫名其妙之时,就听有话声从空中传来:“切记,鼎上的两个字要时时牢记于心,否则,将后患无穷。”

  按老道所说,东郭家人把这尊狼头鼎,供在了东郭小贩病榻旁的案上。

  此时,病榻上的东郭小贩已是奄奄一息。可当他看到案上的狼头鼎时,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就见鼎上狼眼里,发出两道寒光,直直的逼视着,透穿他的肺腑。待寒光退去,狼眼里果真现出两个字来。可此时的东郭小贩已虚弱的动不了嘴唇,只能在心里默念这两个字。这时,奇迹发生了。他每在心里把这两个字默念一遍,就觉身上病症减轻几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把这两个字在心里默念了成千上万遍,东郭小贩果真不治而愈,从病榻上站了起来。

  东郭小贩因这尊狼头鼎,起死回生,逃过此劫。并由此吉星高照,财运亨通,渐渐发达起来。从赶着驴驮子贩山货,到租赁铺面开店,后又盘铺子开商号。生意是越做越大。

  2、失鼎

  关于这尊狼头鼎的由来,显然是在流传过程中,被人们添油加醋,涂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神秘色彩,玄乎的已令人难以置信。可滦州的东郭商号因有一尊狼头鼎,而逐步发达起来却是实事。到民国年间,东郭商号已是滦州,乃至京东一带数得着的大买卖,把分号都开到了北平天津卫。因此,那尊狼头鼎便成了东郭商号的镇店之宝。每月的初一、十五和一年三大节,东郭商号的东家,都要沐浴焚香,亲自上供祭鼎。

  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年饭前,东郭商号东家正烧香上供祭鼎,却听得店外有人大声吵嚷起来。等他出来一看,原来是家人在轰赶一个外号叫李大碗的乞丐。

  李大碗常年流浪街头,靠乞讨为生。因他有一个小盆似的讨饭碗,便落了个外号“李大碗”。李大碗碗大是因他的饭量大,一顿能吃一升米的干饭。他每天沿街乞讨,端个大碗从东家要到西家,由南街讨到北街,却很少有吃饱的时候。虽说他要饭用个大碗,可谁家也不会可着他的大碗给他饭。因他的这个大碗,能装下小户人家一家人的饭。但每当他要饭要到东郭商号门口时,东家都要吩咐把他的大碗给装满。

  今天是大年三十,李大碗本想上门讨一大碗好饭好菜解顿谗呢,可东郭商号的家人,见大过年的乞丐登门,怕沾了穷气,便大声吵嚷着要轰他走开。

  东家见状,赶紧上前把家人训了一顿,随后拿过李大碗的大碗到厨房,上尖带了帽的给装了个满满当当。谁知李大碗用双手接过大碗,登鼻子上脸的说了句:“要是再给几块肉就好了。”差点没把大伙的鼻子气歪了。可东家却看着李大碗,和蔼的笑笑说:“偷着乐去吧。”李大碗捧着大碗,蹲到墙根下边吃边嘟囔:“大过年的,连块肉都吃不上,还说叫我偷着乐去,能乐的起来吗?”不料,吃着吃着,竟然发现,大碗里埋着烂乎乎的半个肘子。李大碗忙溜咬了两口,然后抹着油汪汪的大嘴,“吭哧”“吭哧”的偷着乐了起来。

  等到正月十五,李大碗又端着大碗来到东郭商号的门前,想叨死猫子肉,再偷着乐一回。不料赶上东郭商号出了一件大事,镇店之宝狼头鼎被盗了。

  镇店之宝狼头鼎被盗,东郭商号赶紧动用各种关系,通过黑白两道打探追查。可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却没狼头鼎的半点消息。眼看到了二月二龙抬头,可东家却垂头丧气的打不起一点精神。偏这时,要饭花子李大碗没眼拉乎,又来上门添乱。家人们给他饭他还不要,双手端着大碗,大碗上还扣了个草帽,就这么站在大门口出洋相,还说有重要的事要面见东家。东家只好来到门口,说:“你要见我到底有啥事?实不相瞒,商号最近出了点事,一直心烦,求你没事就别闹了,中不?”

  李大碗说:“就冲你心烦我才来的。你把这个大碗端到屋里看看,我保你立马就不心烦了。”东家不解其义,从李大碗手中接过扣着草帽的大碗,迟疑着说:“你这是——”李大碗笑笑说:“你就偷着乐去吧。”

  东家端着大碗进了屋,心说,也不知这个要饭花子在搞什么鬼。可等他把大碗放到八仙桌上,揭开草帽一看,一下子被惊呆了。就见大碗里,正是半月前丢失的东郭商号镇店之宝狼头鼎。

  原来自打东郭商号的镇店之宝狼头鼎被盗后,要饭花子李大碗就上了心。你可别小瞧要饭的,这丐帮可是地面上最大的帮。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消息相当灵通。李大碗就是利用丐帮的优势,打探到了狼头鼎的下落,又以江湖手段给弄了回来。

  狼头鼎失而复得,东郭商号东家要重金酬谢。可李大碗却不肯接受。说他是天生的穷命,金银财宝对他没用。只求一天能吃三顿饱饭,不挨饿就知足了。最后东家留下他当了更夫,专门负责看护这尊镇店之宝狼头鼎。李大碗见有了能顿顿吃饱饭的地方,可把他给乐坏了。他当众拍着胸脯跟东家打保票说:“只要一天管我三顿饱饭,我就保这狼头鼎万无一失。要是看不住让鼎丢了,我就喝这一大碗卤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兵直逼山海关,华北地区危在旦夕。此时的滦州,已是山雨欲来,人心惶惶。

  东郭商号连忙收拾打点,准备先撤到天津避难。商号上下,一片忙乱,直忙了三天三夜才收拾完毕。东家传话,悄悄起程。可就在这时,更夫李大碗惶惶张张的跑到东家乘坐的马车前,趴到东家的耳朵旁,如此这般的嘀咕了一阵。东家不由勃然大怒,抡起胳膊,“啪”的一声山响,给了更夫李大碗一个大嘴巴。随后跳下车来,气急败坏的喊嚷着,让家人伙计把装在车上的箱柜包裹全部卸到地上,一个个打开。随后又把贴了封条的店面开启,里里外外的折腾了起来——原来是东郭商号的镇店之宝狼头鼎不见了。

  东郭商号几乎是挖地三尺,翻了个底朝天,结果是一无所获。狼头鼎没找到,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更夫李大碗在地窖里服毒自杀了。

  东家得知更夫李大碗服毒自杀,不由得捶胸顿足,连打咳声,说:“咳!咳!怪我,都怪我呀!我不该当人面抽他嘴巴。我好后悔呀-----呜------呜------”

  东家哭了,商号里的人,也都跟着抹泪抽泣起来。人们这才回想起来,李大碗当初曾说过一句断头话。那年,东家把他留在商号当更夫,他便当众拍着胸脯跟东家打保票说:“只要一天管我三顿饱饭,我就保这狼头鼎万无一失。要是看不住让鼎丢了,我就喝这一大碗卤水。”

  当时人们都把这话当笑话,听后一笑了之。万万没有料到,李大碗说这话是当真的。如今狼头鼎丢了,他还真就服毒自杀了。

  李大碗没家没业,光棍一条。东郭商号张罗着发丧葬埋了他。下葬时,东家亲自把那个大碗放到棺材头当香水罐子,里面用米饭埋了一个大肘子。

  不等给李大碗圆了坟,东郭商号便匆匆启程撤往天津。此后,在连年战乱中,东郭商号销声匿迹,一直下落不明。

  3、寻鼎

  改革开放后的神州大地,大兴招商引资之风。这年春天,滦河刚刚解冻,便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传到了滦州。说五十年音信皆无的东郭商号的老东家,要带着孙子从台湾归来,回乡投资,复兴祖业。

  消息来得突然,仿佛从天而降。正当人们将信将疑之时,便有一位复姓东郭的台湾客商,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滦水之滨的老滦州。

  台商说,他是当年老滦州东郭商号的后人。五十年前,他祖父因避战乱,离开了故乡,后来去了台湾。今天他是受祖父之托,先行回滦州安排投资复兴祖业的有关事宜。过些时日,祖父便随后赶过来。但在祖父到来之前,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他想设法找回东郭商号祖传的镇店之宝——狼头鼎,到时给祖父一个惊喜。

  时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外商和港奥台商还感到很神秘。当时小东郭在滦州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手捧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所到之处,人们是前呼后拥的把他奉为上宾。听说他要找当年祖传的镇店之宝狼头鼎,人们就象得了圣旨一般不敢怠慢。先是由地方政府责成公安部门,查阅了民国以来的大量案卷资料,企图从中查出点相关的蛛丝马迹;接着又通过媒体广发悬赏启示,重金征求线索。一时之间,滦州城内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这事。

  眼看狼头鼎的事一时弄不出头绪,小东郭便跟当地政府辞行,说是到北京去办几天事。可他只到唐山转了一圈,便乔装打扮成一个要饭花子,偷偷的潜回了滦州。

  小东郭用乞丐的身份当掩护,走街串巷,秘密察访起狼头鼎的下落。不想人们一听这事,不由得一个个摇着头说,那尊狼头鼎,自打那年东郭商号撤往天津时不翼而飞,至今已销声匿迹达五十年之久。要想找到它,形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恐怕是老牛望月一场空。

  这天晚上,小东郭正无精打采的赶往暂时栖身过夜的废旧水泥管子,却冷不防的被人从背后拍了他肩膀一下,就听有个沙哑颤抖的声音说到:“你不是要找狼头鼎吗,跟我走。”小东郭被这意外一拍和突如其来的话语吓了一跳,等他回头一看,见到的是一张雨打沙滩万点坑的麻子脸——原来是老乞丐麻爷。

  麻爷是滦州乞丐中的老前辈,据上年岁的人说,解放前就曾见他在大街上要饭。因他长了满脸的麻子,便落了个尊号“麻爷”。小东郭装乞丐混迹街头没几天,就知道了“麻爷”其人。他曾一再寻找机会接近讨好麻爷,想从麻爷的口中探出狼头鼎的下落,可却白费了心机。不管他怎样追问,麻爷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后来他才搞清,当初麻爷因偷喝了炸饼锅里的一勺滚油,烫坏了嗓子。说话声音沙哑颤抖难听吓人,就跟半夜鬼叫门似的,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他很少在人前说话,大概是怕惊吓了人家。

  今晚麻爷意外开口说话,小东郭是又惊又喜。可不容他多问什么,麻爷早已迈步向城外走去。小东郭顾不上多想,紧跟在麻爷的身后,出了滦州城。

  麻爷直把小东郭带到郊外的野地里,指着一个黑糊糊的土堆说:“这是当年东郭商号更夫李大碗的坟。你只要在这座坟前做三件事,李大碗的在天之灵,就可在暗中指点,告诉你那个狼头鼎的下落。”

  小东郭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麻爷的那张麻脸,急不可奈的问:“做三件什么事?”

  麻爷告诉他,第一件是在李大碗的坟前焚香烧纸,磕四个响头。俗话说,神三鬼四。祭奠故人,就得磕四个头。然后,说出自己的身世和所求之事;人有七情六欲,做为男人,吃喝嫖赌抽必好一样。李大碗虽是要饭的出身,但生前却有一好,这事在老滦州尽人皆知。所以,这第二件就是投其所好;第三件,把狼头鼎狼眼里的两个字在心里默念一百遍,之后咬破左手中指,用血把这两个字写在坟桌上。麻爷说,分三个晚上做完这三件事后,到第四天夜里十二点准时到这座坟前,便会在坟桌看到一个木匣子。打开木匣,便可知道那个狼头鼎的下落。

  按麻爷所说,小东郭做好准备。第一晚,带了香烛纸钱,来到城外的这座荒坟前,焚香烧纸,跪地连磕四个响头。之后便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东郭商号的后人,受祖父之托,回故乡投资复兴祖业,请大碗爷爷帮忙指点,告诉他祖传镇店之宝狼头鼎的下落。第二晚,他特意带了两瓶好酒来到坟前,就发现坟桌上放了一个小盆似的大碗。小东郭不由心头一动,心说,这莫非就是李大碗生前讨饭用的那个大碗?看来大碗爷爷还真是显灵了。小东郭忙溜启开酒瓶,把酒“咕咚”“咕咚”的全部倒进大碗里。只可惜碗太大,两瓶酒倒进去,刚好半碗。小东郭只好跪地磕头捣蒜的说:“大碗爷爷,听说你生前就好喝一口。可我今天把酒带少了,你先喝着。等你帮我找回狼头鼎后,我给你送两件茅台来,让你敞开喝个够,一醉方休。”第三晚,小东郭来到坟前,显得有些心浮气燥。就见他围着坟堆转了半天圈,才跪下来“咕嘟”着嘴唇默念了一阵,之后皱着眉头咬破左手中指,滴着血在坟桌上犹犹豫豫的写下了两个字。

  第四天的夜里,星疏云淡,皓月当空。小东郭出了滦州城,顺蓬蒿齐腰的崎岖小道,向着月色朦胧的郊外走去。半夜时分,从滦州城内邮电大厦的钟楼上,传来十二下钟鸣声,小东郭准时来到李大碗的坟前。恰这时,一片游云,遮住了月亮,坟头罩上了一块黑影,小东郭的心里猛的收缩起来。待云移月出,坟前豁然明朗。就见坟桌上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木匣子,在如水的月光下,习习生辉,特别招眼。小东郭一看到这个小木匣子,心早憋不住的“突突”狂跳起来。那个匣子里,装的可是狼头鼎的下落呀。看来,麻爷没欺我。大碗爷爷真的显灵了。

  又有一片游云遮住了月亮,小东郭赶紧抓起坟桌上的小木匣子揣进怀里,转身向滦州城内跑去。

  4、还鼎

  子夜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小东郭来到路灯下,急忙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木匣子,就要打开看个究竟。他想急于知道那个销声匿迹了五十多年的狼头鼎,如今到底存身何处。可就在这时,从他身后冷不防的闪出两个人来,不容分说的把他架上停在胡同里的一辆面包车,急驰而去。

  小东郭瘫坐在车里,猛的把心悬了起来。心说,完了,定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的行踪落入了他人的掌控之中。直到面包车开进政府招待所,架他上车的人把他扶下车后,如此这般的一说,他才感到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扑通”一下落了地——原来是这么回事:自打台商小东郭来到滦州后,当地公安局便特意安排了两名便衣,专门负责小东郭的人身安全。所以,不管是小东郭说去北京办事,还是他从唐山潜回滦州,装成乞丐混迹街头微服私访,两名便衣都一直在暗中保护着他。当他在麻爷的指点下,得到那个盛着狼头鼎下落的小木匣子后,两名便衣惟恐走漏风声,被人盯上,便出其不意的把他架上车,护送到了政府招待所。

  小东郭受了一场虚惊,回招待所后,顾不上洗澡换衣服,便一头扎到房间里,告诉服务员,他要好好休息一下,任何人不许打扰。等他小心翼翼的拉上窗帘反锁了门,便急不可耐的掏出那个小木匣子放到灯下。可等他颤抖着双手打开木匣,从里面拿出一个纸条一看,就觉“唰”的一下冒出了一身冷汗。随后俩腿一软,瘫在了地上。

  一直过了三天,也不见小东郭出屋。起初,招待所服务员和负责安全保卫的两个便衣均不敢敲门惊扰。后来发觉势头不对,只好跟上面如实汇报。等政府来人让服务员打开房门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就见房间的后窗大敞四开,房间里却连个人毛也没有。正当人们感到莫名其妙之时,发现茶几上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木匣子,一旁放着一个纸条。有人拿起这个纸条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纸条上是从报纸上剪下的字凑成的一句话:你根本不是东郭商号的后人,是个骗子。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那个所谓的台商小东郭原来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子,被点破身份便逃之夭夭了。

  几天后,真正的台商东郭老先生在孙子的陪伴下,终于回到阔别五十多年的故乡老滦州。东郭老先生一到滦州,不顾车马劳顿,便带着孙子直奔城外,来到李大碗的坟前。东郭老先生看到坟桌上的那个大碗,不由心头一动,喊了声:“大碗老弟,这一别就是五十几年,你可想死老哥了。”见此情景,人们无不动容。

  等孙子递上纸巾,把纵横的老泪擦了又擦。东郭老先生这才发现大碗里盛着半碗酒,再一细端相,坟桌上还模模糊糊的写着“金银”俩字。这时便有人上前把前些日子有人冒充东郭后人来找狼头鼎的事,一五一十的跟东郭老先生说了一遍。东郭老先生听后,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说:“这个骗子真是可笑,居然用酒供奉李大碗。殊不知大碗是滴酒不沾,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大块吃肉,吃的满嘴流油。至于狼头鼎上的那两个字,乃是《生意经》的精髓,岂能是这‘金银’二字。对李大碗和狼头鼎一无所知,还竟然敢来行骗,笑话。”说起那尊狼头鼎的下落,老东郭当众揭开了一个深藏达五十年之久的秘密。

  原来,自打那年狼头鼎失而复得,收乞丐李大碗进商号当更夫后,便由李大碗专门看管。

  待商号收拾打点准备撤往天津之时,东家深知在此乱世,携狼头鼎上路,难免招摇惹祸,便和李大碗秘密合计上演了一场周瑜打黄盖的双簧戏。先是谎说鼎丢了大造声势,直闹得满城风雨以掩人耳目;接着就让李大碗趁乱猫到地下室,喝了一大碗蒙汗药诈死。在发丧埋葬李大碗时,东家借机把镇店之宝狼头鼎,用肘子皮包好装在那个大碗里,随李大碗埋进了坟里。

  东家和李大碗提前约好,在坟的后面留有一条秘密出口,待李大碗药醒后,便从秘密出口钻出去。之后便隐姓埋名,守好这尊狼头鼎。等战乱过后,东家再回滦州重整旗鼓,复兴东郭商号。

  谜底揭开后,引来一片唏嘘。但不知,李大碗如今人在何处,东郭商号那尊镇店之宝狼头鼎,历经五十多年的世事沧桑,还能否重新面世,再现庐山真面目。

  正当人们忧心忡忡之时,就见老乞丐麻爷抱着一个脏兮兮的行李卷,来到东郭老先生跟前,喊了声:“东家,你可回来了。”

  东郭老先生不由一愣。连忙上前仔细端详,说:“您老是那位?为何叫我东家呀?”

  麻爷说:“东家,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大碗,我就是更夫李大碗呀。”

  东郭老先生一听面前之人是李大碗,便激动的上前紧紧抓住他的手说:“大碗?真是大碗吗?你怎成这样了呢?”

  麻爷低了头说:“大碗成了这个样子,全是为了那个狼头鼎呀。”麻爷告诉东郭老先生,他那年从坟里爬出来后,就背着人到土地庙里,用香烛戳了个麻子脸,又到街上偷喝了一勺炸果子片的油,烫坏了嗓子,就这样,便由李大碗变成了麻爷。重操旧业,沿街乞讨,等着东家归来。可这一等,就是五十年呀------

  听了麻爷的诉说,东郭老先生不由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这时,就见麻爷打开行李卷,从里面捧出一个污渍油亮的包裹,交给了东郭老先生。老先生接过包裹解开一看,里面正是他五十年来一直魂牵梦绕的那尊狼头鼎。他用双手颤颤巍巍的把鼎举起来,激动不已的告诉大家:这就是当年东郭商号的镇店之宝,也是天下所有生意人的镇店之宝。因为在这个鼎上,刻着两个字: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