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

忘川

  1、出门

  清朝末年,绍兴某村住着一户人家。

  丈夫王成,妻子李氏,夫妻俩都已过了而立之年,有一个六岁的儿子。

  王成以农为业,空闲时经常外出经商卖布,挣些银钱,家里算不上富裕。前些年,绍兴遭遇了旱灾,田里几乎颗粒无收,饿死了很多人,那阵子,很多人家都为了一点糊口之粮争得你死我活,妻离子散,只有王成夫妇不同,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依然相互扶持,相互谦让,只剩一口粥也硬是分成两口吃。这么多年过下来,夫妻俩情比金坚,相处得非常和睦,几乎没吵过一次架,小小的家庭过得也算幸福美满。

  这天,王成又要外出做生意,这次和以往不同,他的布被城里的一个大商人看中了,他要进一趟城,和城里的老板谈合作的事。

  进城路途遥远,沿途都是山路曲径,没有什么可以代步,王成只能一路步行过去,估计没有一个半月也回不了家,于是,他专门交代妻子:“我这次出门,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才能回来,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在家看管好孩子,等我回来。”

  妻子李氏听完这番话,眼泪不禁簌簌直流,这么多年来,李氏还不曾试过和丈夫分隔这么长的时间。毕竟是妇道人家,即使肚子里装满了委屈,却也不敢埋怨半句,只好默默地到灶房里弄了些干粮,细心地包好,然后放进王成的包袱里,嘱咐他路上饿了吃。

  王成又何尝舍得家中的妻儿,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只轻轻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包袱,没有再说什么,便径直往门外走去。

  刚走几步路,李氏的声音便从身后传来,“一路小心!”

  王成转过头去看着李氏,对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出门了。

  2、父亲

  王家几辈人都生活在农村,没见过什么世面,平时最多只是到当地的镇上做些买卖,说起进城,也是十年以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年过五旬的王志仁无端端生了一场重病,他隐约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那段时间,儿子王成终日守在父亲身边,一步也不敢离开。某日,一直迷迷糊糊的王志仁突然开口说话了,只听他断断续续地说道:“忘川……爹要去忘川了……”王成没听明白,“忘川”是什么地方?

  他突然想起,在田里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一直有个心愿——走出这条村子,进城开开眼界。莫非父亲是想进城?

  儿子王成最是孝顺,想起父亲一辈子的辛苦劳累,便暗下决心,就是背也要把父亲背到城里去,让他看上一眼,了却他最后的心愿。

  说也奇怪,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王志仁听说儿子要带自己进城了,竟高兴地能下床走路了。王成见状,还以为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自然是非常高兴,便决定即日启程。

  王成为父亲削了一截木头作为拐杖,一路上,王志仁就借助着这根拐杖和儿子的搀扶,不停地赶路。王成担心父亲太累,所以每走一段路就要他停下来休息,可王志仁就是不答应,他总是说:“我不累,路还长呢!”王成知道父亲是心急,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父子俩就这样走了大半个月,难以想象的是,这半个月来,早已奄奄一息的王志仁竟没有让儿子背过一次,全凭自己的意志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不过此时,他已经渐渐走不动了,王成知道,父亲的病情开始恶化了。他焦急地举目四望,眼前依然是一片荒山野岭,不见一户人家,不见一块瓦片,这样下去,究竟何年何月才能走到城里?

  正当王成茫然不知所措之时,远处却若隐若现地浮起一面城墙的模样。好生奇怪,刚才那里明明是一片荒草,怎么一眨眼就变成了一面城墙?难道是自己饿得头晕眼花了?王成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此刻,那面城墙在王成眼里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他不禁兴奋地向父亲喊道:“爹,我们快到了!”然而,身边的王志仁已然奄奄一息,对儿子的话已无任何反应了。王成不禁担忧起来,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了?

  他看着靠在自己身上的王志仁,什么也没再说,只是蹲下身去把他背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就往城墙方向奔去。此时的王志仁已经昏迷了,躺在儿子的背上艰难地呼吸着。

  王成一边跑一边不停地朝背上的父亲喊道:“爹,您坚持住,前面就是城墙了,过了城墙我们就进城了,您一定要坚持住!”

  背上的王志仁已经气若游丝,说不出话了。王成清晰地感觉到,他爹的头一直在往下垂,他只能一遍一遍地把他爹的头扶起来,又一遍一遍地对他喊道“快到了!”。

  当王成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到那面高大的城墙下面时,才发现背上的王志仁已经断了气。

  3、进城

  王成小心翼翼地把他爹从背上放下来,他看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父亲,知道一切都晚了。他趴在死去的王志仁身上,后悔莫及,哭成了泪人。

  冷静下来后,王成觉得还是应该马上把父亲的尸体背回家里安葬了才对,但转念一想,既然父亲都已经千辛万苦地来到城墙外面了,说什么也不能就此返回,他决定背着父亲的尸体进城走一圈,他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也希望他这样做的。

  王成抬起头来,只见城门之上,高高地悬挂着一块偌大的牌匾,上书两个隶体大字——忘川!原来这里就是忘川!王成看着这块牌匾,心中实在有点不解,城里人为什么会改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他往城里放眼望去,这里的人,脸孔都是陌生的;这儿的街道,房屋,也完全是陌生的。当王成终于踏进这座繁华的城市时,他有一种极之不习惯,作客异乡的感觉。

  街上店铺林立,由食肆而至卖雀鸟、丝绸的店都有,行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这些景象和乡下比较起来,真是有着天壤之别。王成看着眼前的一切,感觉自己确实大开了眼界,可一想起背上的父亲,他又连连叹息起来,只可惜他的老父亲再也看不见这一切啦!

  王成背着死去的父亲绕着整个忘川城走了一圈,他一边走一边对背上的父亲说,“爹,您看到了吗?您的左边是客栈,右边是酒馆,前面是布行,后面是药铺……”此时的王成就像一个当地的居名一样对来自乡下的父亲一一介绍起了这座城市。

  王志仁的身体开始僵硬了,他趴在王成的身上反而不会往下滑了,他就像活过来了一样,安静地趴在儿子的身上,津津有味地听着儿子向他介绍这座繁华的城市。

  天色已然接近黄昏了,王成依然背着父亲穿梭在忘川城的大街小巷中,这时,一支送葬的队伍突然出现在王成的眼里,他停下脚步来,默默地望着这支队伍从自己身边走过,看到这种伤感的场面,王成心里不由产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悲凉。他一直没有看清队伍里的脸,他们穿着一身孝服,帽子盖在他们的头上,遮住了他们低垂的脸庞。

  前面领头的是一个端着灵牌的年轻人,他应该是死者的长子,他的脸垂得很低,王成怎么也看不清这张脸,不过,他看见了灵牌上的名字——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名字,他不禁抖了一下,因为那上面写着的正是他父亲的名字——王志仁。太不可思议了,这个世界同时死了两个王志仁!

  说不清是为什么,王成不敢再看这支送葬队伍一眼了,他默默地转过身去,一直朝前走,直到来到一家卖馒头的店铺前才停下脚步来。此时,天已经黑透了。王成向馒头店的老板娘要了几个馒头,这是他今天晚上的晚饭。

  王成拎着手里的馒头,背着死去的父亲,在黑夜里徘徊了许久,他有份茫然的彷徨,今夜,他和他死去的父亲将在哪里借宿呢?

  他不敢去住客栈,客栈不可能让一个死人住进去;更不敢去敲任何一户人家的门,乞求某位好心人收留他一晚。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幢建筑物上面去了。那是一间祠堂,门前的牌匾上,写着“万家祠”三个篆书。

  “行了,今晚就在这儿借宿吧!”王成一边想着,一边就背着父亲往祠堂里走去了。对王成来说,他这么一路走来,在祠堂、破庙里借宿,已不是第一次了。

  祠堂里供奉着无数灵牌,那都是当地人为悼念死去的先人而设立的。王成并不害怕这些黑漆漆的灵牌,相反,他看着这些灵牌,看着灵牌上面写着的名字,心中反而生出一阵酸楚,因为他想到自己可怜的父亲,临死前也未能看到这座城市,死后却还要经受风吹日晒。他发誓回到家里后一定要给父亲做一个最大的灵牌,要像今天在送葬队伍里看到的那个灵牌一样大,这样才对得起父亲。

  这一天晚上,王成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破旧的席子,他让父亲端端正正地躺在席子上,自己则躺在他的身旁,就像小时候抱着父亲睡觉一样抱着他睡了一夜。这一夜,他们在祠堂里过得风平浪静,没有人进来赶他们父子俩走,时间安详地走着,一眨眼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这个时候天刚微微亮,王成已经起来了,他又去了那家馒头店买了一些馒头,然后就匆忙地赶回祠堂里去了,这些馒头是给他在回家的路上吃的。

  现在,王志仁已经变得非常僵硬了,王成背着他,感觉就像背着一块石头似的。他们昨天才来到忘川,今天就不得不离开了。当天空越来越亮,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王成已经背着父亲走出了那个高大的城墙,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荒山野岭了。王成知道,他这个庄稼人很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再来忘川了。

  忘川——多么奇特的名字,王成在心里默默地记住了它。

  王成背着王志仁的尸体,日夜兼程,转眼半个月过去了,他们终于到家了。王志仁的身体早已开始腐烂,身上发出阵阵恶臭,然而,他的孝子硬是把他背回了家。

  这件事情感动了当地的很多人,因此,王志仁出殡那天,前来送葬的人特别多,除了亲朋近邻外,更多的是一些被王成的孝心感动的人。那天,前来送葬的人都穿上了孝服,戴上了帽子,王成走在最前面,他的手里端着一块偌大的灵牌,那是他发誓要为父亲做的。

  他们走在街上,面色凝重,低垂着脑袋,哭哭啼啼地穿过了大街小巷,最后往一座山上走去。此时,王成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毛骨悚然的想法——这个送葬的场面似乎和不久前在望川看到的一模一样!而且,两个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时死了两个相同的名字——王志仁,这不是太离奇了吗?

  没过几年,王成就和隔壁村的李氏成亲了,据说还是李氏先看上王成的。成亲以后,王成问过李氏一次,自己只是一个又穷又笨的庄稼人,李氏怎么会看上自己了呢?李氏的回答竟是——他对父亲的孝心和责任感打动了她。

  爱情就这么简单?当时王成心里多少有点疑惑。

  4、重游

  半个月前,王成踏上了进城的山路,半个月后,他已经身临忘川城外了。和十年前一样,高大的城门上依旧悬挂着那块巨大的牌匾——忘川!。

  十年来,王成早已成家立业,儿子都长成六岁了,十年后的忘川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十年前,王成为了实现父亲最后的心愿来到忘川,只可惜那个心愿最终没有完成;十年后,王成为了一桩生意再次来到忘川,这次又会出现什么意外吗?

  半个月前,王成像往常一样到镇里卖布,没想到他的布竟被一个城里来的商人看中了,并有意与之合作,于是邀请王成进城一趟,到他的店中参观规模和洽谈详细的合作事宜。那个富商名叫邱金富,十足的商人味,据说在城里开了一间叫“邱记布行”的店铺,非常有名气。邱老板是这样对王成说的:“你到了城里以后,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就能找到我的布行了,在城里,没有人不知道“邱记布行”的,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

  此刻,当王成重新踏进忘川的时候,竟没有了当初那种陌生和作客异乡的感觉,因为这里几乎和十年以前一模一样。街道还是十年前那条街道,客栈还是十年前那间客栈,药铺还是十年前那间药铺,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有好些面孔都似曾相识。

  王成突然想,今天要是再给他遇上一支送葬队伍的话,那他真的要怀疑时间在忘川停滞了。

  现在,王成的眼前就是一家布行,他走过去,发现那并不是他要找的“邱记布行”。他只好顺着街道绕着忘川城走了一圈,当他把整个望川城都踏遍了以后,还是没看见“邱记布行”的影子。

  他怕自己看漏了眼,就照着邱老板的话去做,在路上拦下了一个行人,很有礼貌地向他打听道:“老兄,您知道“邱记布行”怎么走吗?”

  路人很和善地答道:“这里确有一家布行,不过并不叫“邱记布行”,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也不曾听说过还有第二家布行,您大概是记错了吧?”

  王成一下就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呢?邱老板明明是如此对自己说的,他没必要骗一个庄稼人啊!

  他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回,又拦下一个路人,问了他相同的问题。

  那人的回答也是——不曾听说过。

  王成突然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回家?继续找?

  就在此时,王成看见对面的墙壁上,一位官差模样的人正在张贴公告。他一时好奇,便走上前去看了起来,原来是一纸通缉令。待捕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他在家里杀害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连夜逃跑了。通缉令上还画了一幅头像,那是凶手的头像,王成看到那个头像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通缉令上的人竟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他赶紧朝周围看了看,还好,并没有人注意到他。最令王成惊奇的是,这张通缉令都贴出来一段时间了,路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可是,竟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来看上一眼。好像……所有人都对这种公告习以为常了。

  不管怎样,王成已经决定了,马上回家。至于生意的事,还是日后再说吧!

  5、尼姑

  话还得从王成离家后的第二天说起。

  这天,天气突变,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下起了倾盆大雨。有一位老尼姑来到王成家屋檐下避雨。李氏见她全身上下被大雨淋湿,又想起自己的丈夫也是出门在外,遇到这样的天气一样需要好心人的照应,就拿出自己干净的衣服给老尼姑换了。但是,直到晚上,大雨还是没有停下来。李氏就对老尼姑说:“师太,现在天色不早了,外面天黑路滑,行路不便,您就留在我家过一夜,明日再回庵吧。”

  老尼姑十分感激,就跟着好心的李氏回家去了。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师太就与李氏同房共寝。

  李氏好奇师太的来历,就主动和她攀谈起来,“师太,我们这条村子附近没听说有什么庙庵,您这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

  师太面对善良的李氏,丝毫不敢隐瞒,她缓缓说道:“施主说的没错,我不是附近庙庵的尼姑,我所在的庙庵距离这里大约半个月的路程,就在出城的途中,我这次是专程前来这条村子的。”

  听说师太是赶了半个月的路程专程来到他们村子的,李氏更是好奇了,“不知师太所为何事呢?”

  “实不相瞒,半个月前,家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暗示这条村子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在最近几天会有人出远门,而这次远行可能会给王家带来一场血光之灾。所以师傅才派遣我来寻找这户姓王的人家,希望可以阻止这次出行活动,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如今,半个月已经过去了,我必须尽快找到那户姓王的人家,否则就晚了。施主,你对这里比较熟悉,这里是否真有一户姓王的人家?”

  李氏听到这里,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那个姓王的人家指的不就是自己家吗?

  她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其实,我就是师太要找的那户姓王的人家,我丈夫叫王成,他昨天确实出门去做生意了,至少得半个月才能回来。”

  老尼姑听完李氏的话,口里不停念叨着“阿弥陀佛”,最后,她重重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贫僧还是来晚了一步,天意!天意啊!”

  李氏连忙追问道:“师太,您的意思是说我丈夫这趟出门会发生什么意外吗?难道没有其它方法可以破解这场灾难了吗?”

  老尼姑连连叹气道:“倒也不一定是你丈夫会出事,也可能是你或者你的儿子要遭受这个劫难。既然你的丈夫已经出门了,那一切都已成定局了,现在也只能希望师傅的梦境不要成真了。”

  李氏一边听着师太的话,一边默默地在黑暗中流下了眼泪。

  次日天明,老尼姑穿了李氏的衣服,将自己的湿衣服打成一包便告别李氏回庵去了。

  到底血光之灾指的是什么呢?

  6、忘川

  转眼半个月又过去了,这天,王成回到了家中。

  李氏不在,家中只有六岁的儿子。

  王成坐在椅子上,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这次出行,真是倒霉透顶了,不但没谈生意,还险些被当成杀人犯抓了起来。

  照理来说,邱老板没必要骗自己,难道,自己去错了地方?不可能,进城的路只有一条,怎么可能会走错呢?王成自言自语道。

  既然自己没找着邱老板,会不会邱老板在这段时间里主动来找过自己了呢?这么一想,王成就想找妻子来问一问,可惜她不在家,他又想起了儿子,他把儿子叫过来,问道:“儿子,爹出门这几天有什么客人来过家里吗?”

  六岁的孩子回答说:“半个月前有一位剃了头的陌生人来过我们家里躲雨,晚上睡在妈妈房间里。”

  王成听了,怒火万丈,那个邱老板正是一个光头。他一直以为妻子和自己情比金坚,却万万想不到,自己才出门月余时间,妻子就做出了不轨之事,倒也难怪,李氏也许从来就不曾真正看上过自己这么一个庄稼人,她也曾说过,当初看上自己只是因为他那份孝心和责任感。想必此刻李氏正与邱老板到外面风流快活去了。现在,只要一想起妻子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虚情假意的话,王成就恨不得将妻子千刀万剐。

  王成越想越气,就到镇上买了毒药,偷偷抹了些在妻子常用的碗筷上。

  不久妻子就回来了,她见丈夫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家中,心中满是惊喜,一高兴,就给他做了一顿异常丰盛的晚餐。

  她不知道,那是她最后的晚餐。

  王成看着妻子一副虚伪妩媚的笑脸,心中更是对其恨之入骨了。

  吃饭的时候,王成故意问李氏:“我出门这几天有什么客人来过家里吗?”李氏闻言,脸色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王成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想儿子果然所言非虚。只听李氏突然很严肃地对王成说道:“半个月前,确有一位老尼姑曾经在我们家避雨,我好心留她过夜,那天晚上,她就睡在我的房间里……”

  李氏说完那天的情况,又担忧地对丈夫说,老尼姑的话把我吓坏了,我真怕你在路上会有什么三长两短啊!

  王成一听,知道自己错怪了妻子。可惜,就在此时,毒药发作了,李氏还没来得及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仅仅抽搐了几下,就口吐白沫,一命呜呼了!王成看着倒在自己怀里的妻子,后悔莫及,抱着妻子哭成了泪人。儿子惊慌地跑过来,看见母亲口吐白沫的样子,也学着父亲趴在母亲的身上哭成了泪人。王成看着不懂事的儿子,心想,正是儿子说话不周全才害死了妻子,一怒之下,他抓起一根木棒就向儿子挥去,不料木棒正好打在儿子头上,儿子当场死去。

  王成一下就惊呆了,他一连错杀了两条人命,那都是他最亲的家人啊,他成了十恶不赦的杀人犯。王成突然想起在忘川看到的那张通缉令,那张通缉令上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在家里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连夜逃跑了。现在,那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指的不正是自己吗?

  王成本能地想到了逃跑,他不能坐以待毙。

  逃去哪里呢?就去忘川吧!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

  于是王成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日夜的兼程,王成走了半个月的路,按道理,是应该到达忘川的了。可是,王成的眼前,根本就没有忘川,在他脸前,是一片荒山,光秃秃的荒山,连树木也没有,遑论有人,有房屋了。

  “怎么会变了?这儿明明是忘川,为什么会这样子?人呢?房屋呢?怎会完全失踪了?”王成看着眼前的情形不禁惊呆了,可是,忘川真的没了影子。

  王成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去找,终于让他碰上了一个老尼姑。

  他有气无力地问道:“师太,您知道忘川怎么走吗?”

  那个老尼姑非常震惊地望了他一眼,“你问忘川?”

  王成突然兴奋起来,看来这位师太知道忘川的下落。

  于是他兴奋地点点头,“是的,您知道忘川在哪儿吗?”

  只听师太一脸震惊地说道:“施主,你疯了吗?你找忘川做什么?难道你不曾听说过,死去的人才会经过忘川,喝一口忘川的水,从此把前事忘得一干二净,再到阎王殿,等待轮回,而活着的人如果去到忘川就可以看见自己的未来。你说,谁活得不耐烦了要找忘川?再说忘川只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一个地方罢了,它根本不存在,你是不是喝醉酒脑子糊涂了?”

  王成听完这番话后也惊呆了,但他随即又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的,你胡说,我曾经去过两次忘川,它确实存在,就在这附近,我不会弄错的。”

  师太望着眼前这个胡言乱语的年轻人,也不想再理会什么了,她重新整理了一下背后的包袱,就继续上路了,她正是一个月前借宿在王成家中的老尼姑,现在,她要回去找李氏还衣服去了。

  王成又继续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寻找,他几乎翻遍了整个光秃秃的山岭,就是不见忘川的半块瓦。从此,他踏遍了附近的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就是要找忘川。

  可惜直到最后,王成也没有找到那个叫忘川的城市,反而被官府给逮捕入狱了。谁也没想到,这个疯狂的杀人犯一点也没反抗,只是口中不停地叫唤着“忘川”两个字,最后由官府请郎中对其做了检查,才证实他早已经疯了。

  从此,关于忘川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有不少人相信忘川确实存在,更多的人则认为忘川只是王成发疯以后自己幻想出来的,不足为信。

  你呢?相信忘川的存在吗?